這個暑假,別再只將目光聚焦于桂林的山水,不妨嘗試用探索自然奇觀的方式,為假期書寫別樣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鉆進博物館看5億年前的海百合化石,用紫外線喚醒發光的礦石,再到原始森林追蹤千年古樹……這條自然科學類的“館園研學”路線,將引領孩子們解鎖地球46億年的奧秘,開啟一場知識與趣味并存的探索之旅。
推薦地點: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
●簡介:
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坐落在該校雁山校區逸夫樓,是融科學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博物館。室內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圍繞生命起源與演化、行星地球、隕石與深空探測、地質作用、礦物巖石、礦產資源、地質環境、珠寶玉石、校友情懷和地質學家精神傳承等主題設有10個展廳。該館收藏了涵蓋80%以上人類已發現隕石類型的標本,在中國隕石收藏領域,素有“北天文(北京天文館),南理工(桂林理工大學)”之稱。
●看點:
館藏實物標本5萬余件,系統展出了古生物化石、隕石、礦物、巖石、礦石和寶玉石等珍貴標本6000余件,其中包括13米長的魚龍化石,重約3.5噸的南丹鐵隕石,珍貴的月球、火星隕石和來自小行星的隕石,種類齊全的礦物晶體,精美的珠寶玉石和來自南極大陸的系列巖石標本等。
●出游貼士:
該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六上午9:30-11:30,下午2:30-4:30,其中上午開放期間在11:00以后停止入館,下午開放期間4:00以后停止入館,周一、周日及法定節假日閉館。校內師生及社會公眾散客入館需至少提前1天在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進行參觀預約,憑訂單內的參觀預約詳情經學校門口工作人員核驗、地質博物館驗證后可入館參觀。未預約的參觀者,不能進校、入館。
推薦地點:襲匯自然博物館
●簡介:
襲匯自然博物館位于桂林襲匯國際文化世界新開放的藝術館內,是一個匯聚礦物、化石、巖石、隕石等各類自然標本于一體,揭示自然奧秘,欣賞自然之美,推動科學普及,提倡敬畏自然,更好地開發利用自然,更有意識地保護自然的重要場館。它是連接自然歷史的紐帶,是幫助我們了解生物進化、地球變遷故事的樂園。
●看點:
襲匯自然博物館就像一個神秘的寶藏庫,展示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精美礦物晶體,它們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有的像璀璨的寶石,有的像晶瑩的雪花,有的像絢麗的花朵。在燈光的照射下,礦物晶體散發出迷人的光芒,讓人目不暇接。每一塊晶體都有其獨特的形成過程和地質背景,通過詳細的介紹和說明,參觀者能學到豐富的科學知識。
除了礦物晶體,展廳內還陳列著恐龍化石以及“鎮館之寶”之一的廣西南丹隕石。出口處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75種隕石。
●出游貼士:
襲匯自然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無需預約。新開放的桂林襲匯國際文化世界藝術館內一到五層分布著12個固定展廳和2個臨時展廳,豐富的藏品涵蓋歷史、考古、藝術等多個領域,很值得一看。室外灰磚黛瓦、飛檐翹角的仿古建筑,也值得一拍。
推薦地點:桂林天目地學博物空間
●簡介:
桂林天目地學博物空間從2021年7月起運營,其展廳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括廣西地質地貌廳、礦物進化長廊等8個展廳,展出化石、礦標、礦晶等各類藏品2萬多件。整個展覽以古生物化石和礦物晶體為實物載體,將地學知識與研學實踐有機結合,用化石講述生命演化歷程,用礦物晶體講述地球環境變遷。
●看點:
館內最震撼的館藏就是海百合化石,最大的一塊長36米、高4.8米,面積超過170平方米,也是國內最大的海百合化石。海百合最早生活在距今約5億年前,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因此存世的完整化石極其稀少。這里收藏的海百合化石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出游貼士:
桂林天目地學博物空間位于象山區相人山路1號夢想儲運站,周邊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車途經附近,自駕車也很方便。桂林天目地學博物空間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30—17:30,17:10以后停止入場,入館無需預約。夢想儲運站還是一個網紅拍照打卡點,看完展覽后,還能在這里拍幾張好看的照片。
推薦地點: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簡介:
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臨桂區與龍勝各族自治縣的交界處,主要保護珍稀孑遺樹種銀杉和其它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典型常綠闊葉林帶森林生態系統,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總面積22.70萬畝。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動植物的王國和物種基因庫,是一個活的自然博物館。保護區內有車碓、銀杉、紅灘瀑布、安江坪高山湖泊、梯田、山寨村落等景觀,是集觀光游覽、科研考察、科普教學、尋幽探奇、登高覽勝等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
●看點:
來到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能錯過的是參觀銀杉分布點和探訪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里地貌峰巒疊嶂,嶺脊嶙峋銳利,谷坡陡峭絕險,植被繁茂復雜,遮天蔽日的古樹,橫縱交錯的藤蔓,厚如毛毯的苔蘚,數不勝數的奇花異草,組成了神秘深邃的森林景觀。
其中保護區內自然生長的“植物界大熊貓”銀杉最高樹齡超500年,人工培育的銀杉最大一株已有50年樹齡。現有銀杉分布點7個,自然生長成年銀杉129株。這里目前已知的野生維管束植物共有208科689屬1505種,大型真菌202種,脊椎動物5綱27目91科206屬315種,昆蟲14目114科470屬677種。當你走進這里,很有可能偶遇珍稀動植物。
這里的原始森林終年常綠,四季花妍。保護區內懸崖峭壁、河谷深切,形成許多急流飛瀑,大小瀑布有數十處之多。著名的有紅灘瀑布、小灘瀑布、平水江瀑布、瑤人沖瀑布、長明灣瀑布以及白水灘瀑布,享有“南國瀑布之鄉”美稱。
●出游貼士:
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灘瀑布,是最近比較熱門的打卡點,山路比較陡,如若遇到路況不好的情況,建議掉頭。可選擇自駕游或公共交通前往,無需預約,免費進入,經過保護站的時候可能需要登記。除了紅灘瀑布,位于安江坪保護站的花坪自然博物館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地點:中國科學院桂林植物園
●簡介:
桂林植物園始建于1958年,是中國科學院早期建立的植物園之一,以保護國家戰略性植物資源和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與廣西植物研究所實行所園一體制管理。園區占地面積73公頃,以收集和保存南亞熱帶植物為主,重點是廣西特有植物、石灰巖特有植物、稀有瀕危植物以及觀賞植物和經濟植物。
●看點:
桂林植物園是一座植物資源寶庫,收集了5100多種植物,包括喀斯特植物、廣西鄉土植物、稀有瀕危植物和經濟觀賞植物。其中,喀斯特地區植物達2900多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有400多種,被譽為“國家戰略性植物資源貯備的活體基因庫”和“壯鄉植物王國”。這些資源為科普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走進植物園,仿佛置身植物的海洋,你可以自由探索桃花園、百竹園、桂花園、杜鵑園、金花茶園、棕櫚區、裸子植物區、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珍稀瀕危植物園等專類園區和生物科普展廳。在這里,不僅能見到恐龍時代的孑遺植物桫欏、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杉、德保蘇鐵、廣西火桐等多種植物。同時,這里還是鳥的天堂,等待你發現不一樣的驚喜。
●出游貼士:
市內可乘坐5路公交車在雁山園站下車。植物園門票為18元/人,學生半價。植物園臨近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周圍大學城購物廣場餐飲選擇豐富,曉秋雞公煲、牛霸王潮汕火鍋都深受大學生喜愛。推薦可與雁山園一同游覽。
記者石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