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縣兩河鎮:玉米“金色”產業引領群眾“甜蜜”增收

來源: 桂林生活網 2025-02-25 09:44:32 我來說說 閱讀

  “廠長廠長,我今年要擴大玉米種植面積,我報名多給我留些玉米種子喲...”。近期,一幅春耕備耕畫卷正在上劉村委徐徐展開,呈現出一幅“人勤春來早”的喜人景象。近年來,兩河鎮黨委、政府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實施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產業發展策略,致力打造出“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在該鎮上劉村委因地制宜發展鮮食玉米產業,采用“聯合社+品牌+農戶+電商”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玉米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讓鮮食玉米的“金色”產業引領群眾“甜蜜”增收,書寫出鄉村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黨建引領,筑牢產業根基。該鎮認真學習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建+”模式打造“一村一品”。因上劉村委耕地面積較少,石漠化面積較多,主要經濟作物為玉米、紅薯,但是產量不高、經濟價值較低,為解決這一困境。該鎮與后盾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深入調查研究,優選玉米品種,謀劃發展甜糯玉米加工產業,總投資115元萬創辦公司、打造品牌、引進人才、建設廠房、購買設備。僅用半年時間完成建設到投產,目前甜糯玉米種植已超500畝,總產量30萬斤,產值260萬余元。項目輻射帶動全縣6個脫貧村296戶農戶(含102戶脫貧戶)參與種植,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戶均增收4800元/年,30戶農戶(含10戶脫貧戶)通過產業務工增收7200元/年。上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由7萬元增長至20余萬元,鋪就起種植“點”、加工“點”到銷售“點”的“金色大道”。

  聯農帶農,共享產業紅利。為了充分發揮玉米產業的帶動作用,該鎮積極探索“聯合社+品牌+農戶+電商”的發展模式,通過聯合社將農戶與企業緊密連接起來。村級聯合社不僅為農戶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還負責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等服務,確保玉米的優質高產。同時,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保障農戶的銷售渠道和收益穩定。這種聯農帶農的模式,不僅降低了農戶的生產風險,還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水平,實現公司與農戶的雙贏。項目建設期,帶動本村20多名農村勞動力從事建設施工,務工時長平均90天,人均收入達1萬元。項目投產后,共輻射帶動全州縣6個脫貧村296戶農戶種植甜糯玉米,開辟40個就業崗位,年發放務工人員工資28.8萬元,產業聯農帶農范圍廣,普惠效應明顯。

  直播助農,拓寬銷售渠道。為加大幫扶力度,該鎮也緊跟時代步伐,開啟線上線下消費幫扶行動,利用直播平臺將玉米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積極動員上劉村委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委干部紛紛化身“主播”,走進玉米田間地頭,向消費者直觀展示玉米的生長環境和品質。通過直播,該鎮的玉米產品迅速走紅網絡,吸引了大量訂單。此外,兩河鎮還積極與電商平臺合作,開設線上店鋪,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進一步拓寬玉米產品的銷售渠道。據了解,該鎮開展“政銀企合作”直播助農活動6次,觀看人數達10萬人次,助農增收5萬余元。同時,將農產品在縣平臺公司聯農特產店進行展銷,聯合后盾單位、政府工會等資金,全面開展消費幫扶促增收工作,消費幫扶近20余萬元,成功探索出一條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責任編輯:楊艷麗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快去評論吧。
網友評論
0條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