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護春耕
本報訊(記者秦麗云 通訊員鄧琳 沈昊)人勤春來早,春耕生產忙。為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連日來,全州縣70多名科技特派員深入全縣18個鄉鎮春耕生產一線,確保春管春耕春種等工作有序開展。
全州縣是“中國金槐之鄉”,金槐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槐農達6萬余戶。眼下正值金槐種植、修剪、嫁接、管護的關鍵時期。為助力全縣金槐產業提質增效,這幾天,全州縣科技局推廣研究員、縣科技特派員蔣士宋與縣林業局科技特派員蔣立全將科技服務工作重心下沉,全力指導龍水鎮的金槐種植戶對金槐進行科學修剪、拉技、高接換種嫁接等。
2月26日上午,記者在全州縣龍水鎮金槐種植戶謝安云的160畝家庭農場看到,科技特派員蔣士宋正在進行削芽、插穗、綁扎,整套流程嫻熟流暢,不一會兒,一棵金槐就嫁接好了。謝安云在一旁認真地學著,不時感嘆“又學到了新技術。”
蔣士宋告訴記者,當下正值金槐高接換種的最佳時節,在老槐樹上開展優良品種的嫁接工作,這一舉措既能達成品種的更新換代,又有助于有效解決“槐米大小年”這一關鍵技術難題,并且能夠實現“一年兩收”的豐產目的,提升良種對金槐產業的貢獻率。與此同時,借助科學修剪與拉枝手段,還可助力培育豐產的大樹冠,進一步推動金槐產業朝著高產穩產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同樣,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全州縣種植的4.7萬畝結籽油菜陸續進入蕾薹期。2月26日,在全州鎮七一村委壩上村,全州縣農業農村局的科技特派員針對倒春寒、病蟲害等有可能影響油菜生長的問題,面對面、手把手教授種植戶識別結籽油菜常見病蟲害及防治等實用技能,助力農戶穩產增收。
全州縣是農業生產大縣。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州縣從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的原則,科技特派員因地制宜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服務,不斷創新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一對一”現場解答種植、養殖戶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創業、產業發展、技術推廣、生產經營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為廣大農戶提供精準服務,為全面打贏今年春耕生產“第一仗”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