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入境游火了!這國游客增長最快

來源: 桂林晚報 2024-11-08 09:54:19 我來說說 閱讀

  進入11月,我國大江南北逐漸入秋,旅游市場迎來了傳統淡季。連日來,記者了解到,桂林的入境游市場持續熱火,多家旅行社不停歇地接待入境旅游團,民宿酒店也收到不少外國游客訂單,越來越多的“外國面孔”出現在桂林的機場、景點景區和街頭巷尾。

  多家旅行社入境游

  訂單持續火熱

  “我們一天一個團,有時候一天兩三個,幾乎沒斷過。”桂林市天元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楊世峰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國實施的多項利好政策對入境游市場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他們的業務量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九成。

  


  外國游客乘坐漓江茶文化主題游船,體驗茶文化

  桂林市天元國際旅行社以接待俄羅斯及日本韓國游客為主。眼下,他們的導游處于連軸轉狀態。因為免簽緣故,俄羅斯的游客數量增長最快。“進入10月后,我們的俄羅斯客人越來越多,直到現在仍保持著每天至少1個旅游團。”楊世峰觀察到一個變化,因為景區人多,資源相對緊張,以前國慶假期一般不會成為入境旅游團首選時段,今年他們也提前告知了境外合作商,出行盡量避開長假,但仍有不少俄羅斯游客選擇這個時候來到中國。為了應對源源不斷的游客,他們趕緊召回已離開原有崗位的多名俄語翻譯。

  楊世峰還介紹,他們接待的俄羅斯旅游團,多從廣東、上海入境,然后乘坐動車來到桂林,游玩3天2晚或4天3晚,有3-5人的小團,也有10-20人的大團。據初步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天元國際旅行社已至少接待了超過200個俄羅斯大小旅游團,總人數近2000人,接待數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我市多家從事入境游的旅行社從今年3月開始忙碌起來,10月到達一個小高峰,進入11月仍保持火熱。比如國慶假期,桂林康輝國際旅行社在7天時間里接待了8個歐美入境旅游團;桂林海納國際旅行社接待了10多個入境旅游團,游客主要來自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地區。

  一些數據也能佐證我市入境游火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統計,2024年上半年,桂林市接待入境過夜游客37.53萬人次、同比增長567.14%,實現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4620.28萬美元、同比增長568.04%;今年1月至6月,陽朔縣接待入境游客14.99萬人次,同比增長709.69%;今年1月至9月,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共驗放出入境航班539架次,出入境旅客78177人次,在飛國際航線4條,分別是桂林至馬來西亞吉隆坡、桂林至泰國曼谷、桂林至印尼雅加達、桂林至印尼泗水。

  提升文化體驗

  滿足游客新需求

  連日來,記者采訪了我市多家旅行社,均得到回復:我國實施的免簽政策對旅游業的利好是非常大的。就桂林而言,歐美方向的入境游業務在增多,加上桂林對東盟國家旅游團有144小時免簽政策,入境游業務加速。隨著入境游持續火熱,外國游客的出游需求在不斷變化,如何持續提升自身吸引力,成為我市旅游從業者正在思考的問題。

  楊世峰告訴記者,以自然山水著稱的桂林,讓外國游客在觀光休閑時有更多文化體驗是一個值得實踐的方向。“外國游客比較喜歡文旅融合和體驗度較高的產品。”楊世峰說,他們在旅游產品中加入了油茶文化體驗等桂林特色后,反饋不錯,接下來會繼續嘗試加入更多非遺體驗,以豐富外國游客的游覽需求。

  


  入夜后,不少外國游客在正陽步行街體驗桂林夜生活

  我市多家旅行社負責人表示,現在外國游客的需求趨于多樣性,他們喜歡品嘗帶有本地特色的餐食,尤其到了晚上,喜歡自己去探索桂林美食,增添旅途樂趣。此外,細致的服務也是桂林保持長久吸引力的重要方式,比如導游和司機接站時主動幫游客拿行李,行程中多問候、多關心,讓外國游客感到賓至如歸。

  今年以來,便利的入境政策,讓外國游客來桂林旅游實現了“說走就走”。為了讓外國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享受便捷支付,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我市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提升入境游的支付便利過程,形成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支付環境。據悉,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是今年5月底在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指導下,由中國人民銀行桂林市分行、桂林機場、桂林銀行共同打造的。這是廣西首個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也是全國首個借助電子地圖導航實現自助化支付服務指引的機場服務中心,可為外國游客提供支付服務政策宣傳、咨詢引導和服務指引等。

  陽朔是外國游客抵達桂林后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今年7月,陽朔為了更好地滿足外國游客的需求及消費體驗,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場景,將西街、漓江、遇龍河等景區作為示范區域,建立了支付便利性旅游休閑區,并在西街確定112戶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全部張貼外卡刷卡標識,實現受理境外銀行卡全覆蓋。

  這些旅游產品

  漸受游客喜愛

  一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一線城市和桂林等聞名海外的特色城市,都是外國人游中國的“第一站”。如今,“第一站”的新風景和新體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

  最近,一則短視頻在網上火了。在龍勝梯田,有一家客棧迎來了一群德國游客,他們戴上草帽,拿起鐮刀,開啟“收割稻谷之旅”,親身體驗農活。這則視頻很快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們的評論充滿幽默和創意——“這是桂林入境游新產品嗎?”“只能割10分鐘,不然下一批游客沒得體驗了。”一個又一個評論讓人忍俊不禁,還有網友補充:“沒事,稻谷割完了,還可以摘沙糖桔,砍甘蔗。”

  這段視頻的火爆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旅游趣事,更是文化交流的縮影。早前,墨西哥視頻博主麥克斯和他的妻子來到桂林,感受了一場山水之外的民族文化盛宴。他們在資源縣車田苗族鄉游玩時,舉行了一場地道的苗族婚禮,并將婚禮過程分享到海外社交平臺,僅48小時的曝光量便達到3億,很多粉絲觀看視頻后,紛紛留言表示被中國多彩的民族文化所折服。

  在桂林喜來登飯店、漓江大瀑布飯店的非遺體驗館,不少外國游客慕名而來。他們觀賞和體驗桂林雕版彩色套印、桂北儺面具、桂林圓竹剖絲團扇、桂林石畫、雕版彩色套印、侗族草龍草獅、壯族刺繡、紅瑤服飾等非遺產品,感受到了桂林非遺文化的魅力。

  在陽朔,當夜幕降臨,遇龍河附近的民宿燈光點點,不少外國游客都會選擇住進各種特色民宿,感受當地原生態文化。在水岸花園江景民宿酒店,外國游客在這里體驗世外桃源般的田園樂趣。這家民宿的老板名叫二福,澳大利亞人,十幾年前做導游時,經常帶旅游團來陽朔,隨后便定居在這里開起了民宿。“我們這里的住客幾乎都是外國人,訂單大多來自海外住宿預訂網站。”二福說,他的民宿保存了當地古建筑特點,對老宅子進行改造,內部裝修上融入西方元素,外部造型則是古色古香,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桂林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美譽度。隨著入境政策優化,入境游熱度提升,越來越多外國游客來桂林旅游,也是對我市文旅市場服務、管理水平的考驗。他們會繼續從旅游服務、便利性著手,做好相關準備工作,讓游客“開心而來,滿意而歸”。

  

  來源丨桂林晚報(記者馬翔)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