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持續
近日
網上流行“抱著冬瓜睡覺”可防暑降溫的說法
許多網友紛紛下單
“抱冬瓜”真的有防暑降溫的效果嗎?
人人都適用嗎?
夏天抱冬瓜可以降溫
抱西瓜可以嗎
“暑夜難安寢,冬瓜抱入懷。清涼盈陋室,好夢自徐來。”近日,網上流行“抱著冬瓜睡覺”,多名家長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家孩子抱著冬瓜睡覺的照片,據說這樣可以有效防暑降溫;有人曬照自己抱著超大冬瓜呼呼大睡,配文稱其是“自帶涼感的天然空調”;有人買個小冬瓜,當成貓咪專屬的降溫墊,“毛孩子”趴在上面就不肯挪窩……也有人對這一做法持懷疑態度:外面熱得能煎雞蛋,一個冬瓜真能“局部降溫”嗎?
湖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焱華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冬瓜皮是一味中藥,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功效。人體接觸冬瓜時,其表皮的天然成分可以通過毛孔滲透舒緩人體的燥熱,進而幫助入睡,提升睡眠質量。此外,冬瓜含水量比較高,吸收熱的能力較強。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的熱量,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因為炎熱導致的睡眠不適。所以,抱著冬瓜睡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確實能起到清涼助眠的作用。
“冬瓜雖能降溫,但并非人人適用、隨時可用。”王焱華提醒,體質偏虛寒、陽氣比較虛、吃了冷涼東西容易腹痛腹瀉的人,如部分老年人、兒童、孕婦等,以及經期的女性,不推薦使用這種方式,否則可能加重身體負擔,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小孩和老人尤其不適合睡覺時抱冬瓜,因為冬瓜硬度較高可能導致磕碰或肢體壓迫,翻身時還可能引發撞擊風險。
此外,使用冬瓜降溫時也要照顧好脾胃,可以用毯子先蓋住肚臍胸腹部,或者用薄棉布包裹冬瓜間接接觸,不建議直接用胸腹部緊貼冬瓜;不推薦大家整晚都抱著,可以將冬瓜放在一旁,或者在睡前將手腳搭在上面降溫。
抱冬瓜可以降溫,抱西瓜可以嗎?王焱華表示,從功效上來講,西瓜同樣有著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作用,抱西瓜和抱冬瓜的效果應該一樣。但更多人選擇抱冬瓜,可能是因為古人本來就有這種做法,同時比起圓形的西瓜,長條形的冬瓜更容易抱。
除“抱瓜”外
還有哪些防暑降溫小技巧
王焱華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夾帶濕氣,導致人體心火亢盛,且濕氣阻礙人體氣機運行,很多人會出現入睡困難、頭暈、心煩、胸悶、身體沉重等癥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暑、助眠。
按揉涌泉穴、神門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的凹陷處,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順時針按揉涌泉穴,每次按揉3至5分鐘,以微微有酸脹感為宜。中醫認為夏季屬心,氣候上暑熱較重,火熱容易上行,導致人體出現心火亢盛、心煩氣躁的情況,按揉涌泉穴能引火下行,緩解因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神門穴在手腕內側(小拇指端)腕橫紋凹陷處,睡前閉上雙眼,用拇指輕輕按揉對側神門穴,以輕微酸脹為宜,每次按揉1至2分鐘,左右交替,可寧心安神、清心調氣,對于失眠、健忘、心慌、胸悶等癥狀的患者非常實用。
祛暑藥枕:分別取荷葉、菊花、合歡花、淡竹葉50克做藥枕。荷葉清熱祛暑,菊花清肝明目,合歡花解郁安眠,淡竹葉清涼解暑,用這些做成的小枕頭可以緩解頭頸部燥熱感。枕頭每周要晾曬防潮,定期更換藥材。
足浴泡腳:用夜交藤、合歡皮、夏枯草(偏熱性體質的人用)或生艾葉(偏涼體質的人用)煮水,煮沸后放置水溫合適時泡腳5至10分鐘,可養血安神,緩解暑熱引起的煩躁失眠。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溫,避免出現皮膚燙傷或損害。
需要提醒的是,慢性病患者或特殊體質人群,進行上述操作前最好咨詢醫生,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辨證調整。
此外,夏季防暑降溫,要避免長時間暴曬,室外活動盡量選擇早晚陰涼時段,或空氣清新的樹蔭環境;空調房需要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空氣質量下降;穿寬松、淺色的棉麻或真絲衣物利于散熱吸汗,戴寬檐帽或打遮陽傘避免頭部暴曬;飲食上,可以多吃冬瓜、絲瓜、苦瓜等當季瓜果,以及楊梅、烏梅、檸檬等水果,起到清熱利濕、斂汗生津的作用;運動可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選擇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比較柔和的運動,切忌劇烈運動,運動后及時飲用淡鹽水或酸梅湯,補充電解質。
三伏天要來了
要避開這些防暑誤區
7月20日即將入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了。王焱華建議市民,避開以下防暑誤區。
中暑喝藿香正氣水:中暑有“陰”“陽”之分,陽暑是指暴曬引起的“熱傷害”,典型癥狀包括體溫升高(超過38℃)、全身乏力、明顯口渴和大量出汗等,這類中暑不適用藿香正氣水。如果中了“陽暑”,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額頭、腋下等位置降溫,少量、多次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等。若體溫超38.5℃、意識模糊、抽搐,應立即送醫。陰暑是指貪涼中招的“外寒內濕”,典型癥狀包括頭痛無汗,伴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不適癥狀,體溫通常正常或有輕微發熱,適合用藿香正氣水。
冷食冷飲能解暑降溫:很多人一旦感到燥熱,就會喝冷飲降溫。然而,這種涼爽感覺并不能持續很長時間,反而會對身體產生諸多傷害。因為人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當冷飲進入體內后,體溫驟降,機體就會自行燃燒熱量維持正常體溫。因此,貪食冷食冷飲不僅起不到解暑降溫的作用,反而會加重暑熱和腸胃負擔,增加中暑風險。夏季應多喝熱飲,促進皮膚汗液分泌,從而將人體內部的熱量散發出去,真正達到降溫目的。
沖涼水澡降溫:涼水澡固然可以降低體表的溫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夏季沖涼水澡。因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沖很容易感冒。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此外,沖涼水澡還容易誘發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胃腸疾病。
你嘗試抱冬瓜睡覺了嗎?
你還有哪些避暑技巧呢?
評論區聊聊吧~
記者:楊云龍 通訊員 張維夏綜合:掌上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