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子下飛機10分鐘暈倒猝死!醫生:這種病不挑人

來源: 南國今報 2025-07-09 10:59:27 我來說說 閱讀

  近日

  30歲的李女士(化名)

  坐飛機從新西蘭一城市飛往廣州

  誰知剛落地10分鐘不到就暈倒了

  經過緊急搶救送醫

  仍不幸離世

  令人沒想到的是

  "奪命元兇"竟是——肺栓塞

  醫生痛心提醒:

  不要以為肺栓塞離我們很遠

  切不可掉以輕心!

  醫生提醒:

  肺栓塞專盯這幾類人群

  據廣東廣播電視臺

  7月3日,李女士暈倒后

  機場醫生對她進行了急救

  隨即送往附近醫院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白云醫院ICU主任彭醫生介紹,李女士乘坐了大約11小時的飛機,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心室顫動,隨后心跳停止,經過搶救后宣布死亡。醫生推測這是由肺栓塞引發的心跳呼吸驟停。

  結合發病過程和既往病史

  醫生推測李女士的肺栓塞

  與她在飛行途中長時間坐著有關

  據了解,臨床上有一種疾病叫"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最常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嚴重情況下可導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險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動,而長途旅行,乘坐長途客車、火車硬座,特別是乘飛機經濟艙時都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風險,所以醫學上也把這種現象稱作"經濟艙綜合征"。

  另外,肥胖、妊娠期婦女和吃了口服避孕藥、腫瘤病人等身體處于高凝狀態的人群也要特別注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解釋,長時間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會影響下肢靜脈的回流。如果再有一些基礎的血管問題,就可能引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子一旦脫落,就會出現危及生命的肺動脈栓塞。

  此類痛心事件并非孤例

  高風險人群有哪些?

  其實

  類似事件已不止一次發生

  據廣州日報報道,24年春節假期后返工途中,廣東東莞出現多名因為長時間坐車導致"經濟艙綜合征"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連續坐車時間都在20至30小時。


  2023年,江蘇45歲的孫先生(化姓)在坐了4小時飛機后,又連開了4小時的會,突然感覺喘不上氣、眼前發黑、胸悶且痛。經檢查,孫先生腘靜脈血栓,肺動脈栓塞,情況非常兇險,必須立即手術,好在醫治及時,孫先生健康出院。

  2023年春節期間,浙江杭州60多歲的金先生(化名)與家人親戚在家中打了幾天的牌,不知不覺,左腳腫脹,還有點痛。檢查發現,金先生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大塊血栓脫落,會引起大面積肺栓塞,致死率非常高。

  所以

  盡管叫做"經濟艙綜合征"

  但真正危險的不是經濟艙

  而是"不動"!

  連續久坐

  會大大增加患血栓的風險

  


  圖源:深圳衛健委

  醫生特別提醒

  不要以為肺栓塞離自己很遠

  一些常見的生活習慣

  都是導致病發的高危因素

  這幾類人群尤其要注意

  頻繁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的人;

  長期臥床、靜坐等缺乏運動的人;

  吸煙的人;

  因體重大導致下肢負荷重的人;

  乘飛機、長途車前大量飲酒,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異常、近期接受足部手術或足部骨折的人,孕產婦等。

  醫生提醒

  如果出現這類情況

  要及時就醫

  如果腿部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腫脹,應及時就醫,在得到明確診斷結果之前,患者需盡量減少活動,也不能進行按摩或熱敷,避免引起血栓脫落;

  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胸痛等情況,很有可能是已經出現肺栓塞,這時必須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治療。

  


  圖源:深圳衛健委

  應該如何預防呢?

  記住四個字“保命法則”!

  動

  盡量避免長時間不變的坐位姿勢。每隔一個半小時左右站起來走一走,或者規律活動雙腳或雙腿,進行“提膝、踝泵、繞趾、貼胸”等下肢運動動作。

  飲

  多飲水可以稀釋黏稠的血液,同時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兩得。

  穿

  盡量避免穿過于緊身的衣褲鞋襪,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高危人群可以選擇穿著彈力襪,有助于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藥

  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癥患者需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選擇服用一些抗凝的藥物。

  今妹還想提醒大家

  正值暑假

  不少人都會出遠門旅游

  長途趕路時最好動一動哦!

  來源 | 新聞坊綜合廣東廣播電視、央視新聞

  國家應急廣播、科普中國、極目新聞

  


責任編輯:楊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