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種植的豌豆新品種“云豌18號”單產測產傳好消息
畝產鮮莢2269公斤 創歷史新高
4月11日,專家組在全州縣兩河鎮新富洞村對“云豌18號”進行單產測產。鄧琳 攝
本報訊(記者秦麗云 通訊員鄧琳 沈昊)4月11日,全州縣科學技術局組織專家組,對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在全州縣開展的豌豆新品種“云豌18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點進行田間測產,畝產鮮莢2269公斤,單產創歷史新高。
4月11日,記者在全州縣兩河鎮新富洞村測產現場看到,當地種植“云豌18號”豌豆新品種鮮莢翠綠、光滑、飽滿。當天,自治區、市、縣有關專家對“云豌18號”新品種示范基地進行現場測產。通過隨機取樣,三點取樣等測產方法,最后測算出每畝平均產量為2269公斤。以目前市場收購價每公斤6元計算,“云豌18號”畝產值超1.3萬元。專家組一致認為,示范區選用豌豆優良新品種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在今年春季持續干旱的特殊異常天氣條件下,仍然取得了高產穩產的效果。
全州縣兩河鎮新富洞村“云豌18號”種植戶廖榮輝告訴記者,“云豌18號”品種口感好,產量高,要比傳統的豌豆每畝增加500多公斤的產量,收入比傳統豌豆每畝平均增加2000多元,“這樣的優良品種,讓我們種植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據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站長羅高玲介紹,“云豌18號”非常適應全州縣的土地、環境等條件,其品質和產量均達到預期效果。
近年來,全州縣食用豆科技工作者在區、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以國家食用豆產業(項目)為支撐,在食用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不斷突破,引進篩選一批高產優質的豌豆新品種。這些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有力促進了當地食用豆產量增加、產業發展,成為群眾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
據全州縣科技局推廣研究員、科技特派員蔣士宋介紹,去年秋冬季,全州縣種植“云豌18號”等豌豆品種8000多畝,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一步,該單位將大力推廣豌豆新品種,加大科技服務力度,實現科技賦能豌豆產業,確保老百姓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