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手指瞬間燒黑,1歲寶寶被緊急送醫(yī)!曾有多人中招

來源: 齊魯晚報 2024-09-06 10:32:17 我來說說 閱讀

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

孩子們總是充滿了

對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

然而,家長在享受孩子們

帶來的歡樂和驚喜的同時

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確保他們的安全

近日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公布一起案例



一陣急促的警笛聲打破了醫(yī)院急診科的平靜。急診科分診臺電話驟然響起,傳來急促的通知:“娟姐,騎警送病人進來了!”騎警送病人意味著情況危急。急診科護士王娟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迅速做好接應準備。

不久后,一對老夫婦和一個一歲多的寶寶在騎警的護送下進入急診大廳。孩子的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嚴重灼傷,呈現(xiàn)出焦黑的痕跡,正哭得撕心裂肺。王娟迅速將孩子接入急救室,并在安撫孩子的同時,詢問了事發(fā)經(jīng)過。

據(jù)了解,當天下午,孩子的爺爺抱著一歲多的多多(化名)坐在電動車上玩耍。多多將鑰匙放在嘴里咬后,不慎將鑰匙插入了電動車的充電孔。隨著一聲巨響和焦味彌漫,多多被電流擊傷,右手三根手指焦黑,痛得大哭不止。

經(jīng)過緊急檢查,醫(yī)生確認多多除了手指燒傷外,并無其他大礙。隨后,醫(yī)護團隊對他進行了抗感染治療及兩次清創(chuàng)換藥,并施行創(chuàng)面促愈治療。住院八天后,父母為他辦理了出院手續(xù)。


△ 出事后,多多被燒黑的手指

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再一次提醒家長們

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確保孩子的安全

電動車充電孔

為啥這么危險?

一般來說,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都是直流電。如果用導電材料去接觸充電口,就會形成短路,瞬間產(chǎn)生大電流,放出高熱,從而對接觸物體造成不同程度的電灼傷傷害。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電動自行車充電口都安設了蓋子,除了充電過程中,充電口會裸露在外,其余時候都隱藏在蓋子下。一般而言,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但如果未設置有效的防護措施,小孩子好奇貪玩用手拿了導電物體往充電口塞,就很可能導致手指燒傷的事故發(fā)生,十分危險!

據(jù)媒體公開報道

此前,廣東省湛江市一小孩

將鑰匙插進了

電動自行車充電口

手指被電到發(fā)黑



消防人員提醒

隨處可見的電動自行車上這個部位

要警惕!

千萬別讓孩子觸碰

   家長一定要留意!



▲就是這個充電的插口位置

▲它里邊有一個正極和負極,正負極一連接自然會產(chǎn)生火花,最終導致灼傷


這樣裸露在外的充電口

對于好奇的小孩子來說

非常危險

不少網(wǎng)友現(xiàn)身說法

↓↓↓


除了電動車的鑰匙插孔

生活中還有不少地方

容易出現(xiàn)觸電事故


這些地方也容易漏電

千萬小心

空調外機

空調有接地線、火線和零線三根線,最危險的就是火線。如果火線碰到空調外掛機機殼,而斷路器又不能切斷電源。這時,機殼帶電就很危險。


而且,由于空調外機外殼和外罩都是金屬制品,夏天高溫下觸碰后極容易燙傷孩子。所以,一定要遠離!



路邊變電站

西安曾有一名7歲孩子在公交站等車時感到尿急,看到路邊一個小房子,就進去尿尿。沒想到,這是一個變電站!孩子被電傷,并被嚴重燒傷。



受損的電線桿、電纜

走在街上、公園,有時會遇到損壞的電線桿、電纜等,絕對不能讓孩子觸碰。遇到高壓電線桿,更要遠離,不能在附近逗留。



裝地燈的水池/噴泉景觀池/綠化帶景觀燈

地燈長期浸泡在水里,電線絕緣體會發(fā)生老化,導致水池帶電。

還有不少公共場所的綠化景觀燈,可能會因人為破壞而導致電線外露。孩子不慎觸碰,很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廣告燈箱

街上、公車站的一些廣告燈箱,有時候會由于檢測不及時發(fā)生漏電,大人和孩子都要遠離,更不能靠椅在廣告燈箱上,以防發(fā)生意外。



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

兒童觸電事故容易發(fā)生在家中

尤其是6歲以下孩子

如果接觸電線或電源插座

可能會咬電線、用指頭

或者手持金屬塞進插座插孔

就會觸電!

那么,當發(fā)現(xiàn)有人遭遇危險時

應該怎么做?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怎么辦

① 斷電

碰到有人觸電,先要切斷電源!但是,在靠近觸電者之前,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判斷環(huán)境是否安全。如果現(xiàn)場潮濕或者有水,應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板等絕緣物上;

如果觸電的人還接觸著電線,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碰觸電者,要用干燥的木棍、橡膠、掃帚等絕緣物,把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者漏電的金屬挑開。



② 急救

如果觸電者沒有意識,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馬上進行心肺復蘇!同時請旁邊的人幫忙撥打120。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在場,那就用手機的免提功能撥打120,一邊進行心肺復蘇,一邊向專業(yè)急救人員求助!



如果不慎燒傷

如何在第一時間正確處理傷處呢?

快戳圖學習!

↓↓↓


身邊的“電老虎”

一定要小心防范

不要讓一時的疏忽

帶來一生的遺憾


來源:深圳大件事(nandusz)、N視頻、國家應急廣播、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