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 產業富 文化興
恭城竹山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本報記者劉健 通訊員李茂香
日前,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授予3316個村鎮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其中,桂林市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潛經村、臨桂區宛田瑤族鄉宛田村、靈川縣大圩鎮毛洲村、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村、永福縣百壽鎮朝陽村、灌陽縣新街鎮永富村、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平樂縣平樂鎮馬渭村、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竹山村、恭城瑤族自治縣龍虎鄉龍虎村、荔浦市荔城鎮金雷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想一窺全國文明村鎮的風貌?讓我們走進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竹山村。這里入眼皆是畫,一排排整齊的鄉間別墅,白墻青瓦,碧波流淌,晨曦照進小山村,如詩如畫。庭前小院花香四溢,垃圾分類整潔有序,平江河水清澈見底,老人孩童在風雨橋上嬉戲玩耍,笑臉盈盈……
山水生金添動能 產業興旺富鄉親
竹山村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實現了村容村貌大變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月柿種植,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成功打造了“鄉村美、村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樣板。這個曾因基礎設施落后、年輕人外流而沉寂的山村,如今每到月柿成熟季就成了游人如織的“網紅打卡地”。然而二十多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落后的傳統農業,破爛的村莊,出行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竹山村曾經是黨組織渙散村。
20世紀90年代,在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農民開始大力發展月柿種植,并且探索“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守住綠水青山,同時把山頭種成了“金山銀山”,很多農民靠種植月柿建起新房。通過月柿富裕起來的村民開始在月柿產業規模、產品加工、電商銷售等方面下功夫,同時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2003年,恭城將竹山村紅巖屯作為月柿節主辦場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來,目前已建成獨具特色的花園式小別墅90棟,其中配套客房400多間,開辦農家樂餐館50多家。金秋時節,村里的月柿果實累累,黃澄澄的柿子吸引游客漫步其中,享受田園樂趣。住民宿、品嘗地道農家菜,處處能感受到濃濃的鄉愁氣息。
竹山村對公共服務、旅游開發等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建設,完善了村級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硬化通村道路、環形村道和觀光小道;完善瑤族特色風雨橋、滾水壩、梅花樁、月柿節主會場、停車場、公共廁所、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站等各項基礎設施。鄉村變美了,村民變富裕了,整個村莊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果園變公園、農家變旅館、農民變老板”。至此,竹山村實現了月柿種植、柿餅加工、文化旅游的三產有機融合,進一步推動恭城“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發展為“養殖—沼氣—種植—加工—旅游”五位一體生態產業。綠色發展跨越式向前邁步。截至2024年,竹山村共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2.5萬元。竹山村紅巖屯先后榮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十大魅力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村莊名片”等多個榮譽稱號。
互幫互助樹新風 志愿服務暖人心
志愿服務是竹山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竹山村成立“黨群連心站”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和幫助。
“服務貼心,問診用心。”年近80歲的朱大爺為前來給他做免費體檢的醫療志愿服務隊豎起大拇指。朱大爺上了年紀患有高血壓,青年志愿者們堅持定期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免費上門體檢服務,叮囑他們健康飲食起居,注意身體。針對困難老人的生活起居,政府相關部門對12戶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確保居家環境安全舒適。利用政府和村級組織資源,成立老年協會,提供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服務。每年組織開展老年人互助活動,包括重陽節看望高齡老人、春節聚會交流、慰問重病老人等。村里的學生們則化身“環保小衛士”,利用假期向村民和游客宣傳垃圾分類環保知識。
“我今年的愿望是把門前的空地圍城小花園。”“我的愿望是把村莊裝上夜景燈,這樣晚上也會有游客來打卡,村里變得更熱鬧。”“竹山村紅巖屯戶主群”微信群發布微心愿征集,引導大家在群內討論,使群眾需求特別是年輕人的需求能方便快捷及時掌握。除此之外,村“兩委”還設計問卷,不定期在人員集中地或群眾空閑時進行問卷調查,征集群眾各方面需求和工作建議意見,村級建設得到極大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以增強。
據了解,竹山村“黨群連心站”志愿者和招募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共57人,經常到紅巖屯參加活動的志愿者超30人。
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文明新風潤萬家
夜幕降臨,竹山村紅巖屯的香楓廣場上,瑤族長鼓舞、竹竿舞等各式廣場舞劃破鄉村夜空,歡快的音樂響徹山間。“村晚”、篝火晚會、月柿節凝聚鄉情,民俗文化節、端午包粽子、春節舞龍舞獅,全村老小齊上陣。“打牌賭博的少了,跳舞看書的多了,村子更有精氣神!”村黨支部書記朱琣銘一語道出新風尚。
“文明創建沒有終點,鄉村振興永不止步。”朱琣銘對竹山村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竹山村將繼續打造“生態農業觀光線”精品旅游線路,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帶動,讓文明之花開得更盛,結出更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