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累了!睡覺時出現這4種情況,可能是疾病信號→

來源: 桂林疾控 2025-07-16 10:04:37 我來說說 閱讀

  睡眠本是

  恢復精力的“充電時間”

  但呼嚕驟停、反復噩夢

  夜間磨牙、莫名盜汗等異常表現

  可能是疾病信號

  一、呼嚕打著打著斷掉了

  氣流通過狹窄的上氣道時,軟組織震動產生鼾聲。肥胖、咽喉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導致上氣道變窄,是打鼾的主要原因。

  只要是打呼嚕,就屬于病理狀態,只是程度不同。呼嚕聲又大又響,通常表示疾病的程度比較重,嚴重的打呼嚕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表現。

  據《柳葉刀-呼吸》雜志統計,在中國30~69歲的人群中,可能有高達1.76億人存在打呼嚕伴隨一定程度的睡眠呼吸暫停。這不僅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病,甚至是致死性疾病。

  改善打呼嚕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控制體重、戒煙戒酒、規律作息、調整睡姿(盡量側睡)等。如果打呼嚕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如過度疲勞、工作壓力大等),可以通過調節工作狀態、減輕壓力、適當運動等方法來改善睡眠質量。

  如果以上方法無法改善打呼嚕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二、經常做噩夢

  睡眠中有一個時期叫作快速眼動期,此時身體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呼吸和心率都會變快,同時我們也容易做夢。

  壓力過大、焦慮和憂郁等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都有可能導致我們做噩夢,此外,一些身體不適或疾病,如胃痛、頭痛、心臟疾病等也可能導致反復做夢。若噩夢多且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則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作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是目前認為最具價值的帕金森病前驅期指標。

  如果長期做噩夢、經常從夢中驚醒并在醒后仍感覺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三、磨牙

  一般6~13歲處在換牙期的兒童睡覺時會磨牙,已經過了換牙期的孩子睡覺磨牙就要注意了。

  磨牙癥可導致牙體硬組織過度磨耗、牙周組織創傷、關節及咀嚼肌損傷、修復體及種植體的并發癥。嚴重時直接影響口腔咀嚼功能,甚至可能引起慢性口頜面部疼痛,對患者的精神狀態、生活和工作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成年人磨牙的原因可能是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遺傳因素或其他睡眠障礙等。如果有長期磨牙的情況,應去醫院檢查。

  四、溫度不高,卻一身汗

  半夜醒來,發現睡衣被汗浸透,床單也濕了一片——這種“偷偷出汗”的困擾,很多人經歷過。醫學上將這種入睡后異常出汗(以頭部、頸部、軀干為主)、醒后汗止的現象稱為盜汗。

  盜汗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多數情況由生活習慣引起,調整后即可緩解;但盜汗頻繁(每周≥3次)、汗量多(浸透衣物),或伴隨其他癥狀(如發熱、體重下降、心慌等),為病理性盜汗,可能提示以下疾病:

  1.感染性疾病:結核病的“經典癥狀”。

  2.內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的“代謝異常”。

  3.糖尿病。

  4.腫瘤性疾病:若盜汗伴隨無痛性淋巴結腫大、皮膚紅斑,需警惕腫瘤可能。

  關注這些信號

  調整生活習慣

  及時就醫檢查

  才能守護好我們的身心健康

  來源:廣西疾控、央視網、CCTV生活圈、科普中國、河南疾控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