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錯可能加重中暑癥狀,藿香正氣水你用對了嗎?

來源: 極目新聞 2025-07-07 10:55:12 我來說說 閱讀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入夏后,高溫熱浪一波波襲來。有些人中暑后,習慣喝一瓶藿香正氣水,想馬上緩解癥狀,有人卻因此進了搶救室。炎炎夏日,藿香正氣水作為“夏日良藥”,適用于所有的中暑狀況嗎?7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武漢專家。

  高溫中暑后,究竟能不能用藿香正氣水治療?武漢市普仁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袁鵬表示,藿香正氣水的核心功效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要針對“陰暑”,即暑天因貪涼(如空調直吹、大量吃冰、淋雨受涼等)導致的不適,癥狀多為怕冷、腹脹、腹瀉等;而夏天最常見的中暑是“陽暑”(因高溫高濕環境下熱量積蓄、脫水導致),癥狀為高熱、大量出汗、口渴、頭暈等。此時喝藿香正氣水,不僅無法緩解脫水和高熱,其含有的酒精成分還可能加速體液蒸發,加重脫水;且其溫熱藥性會“火上澆油”,可能加劇身體燥熱,甚至誘發更嚴重的不適,如心悸、意識模糊等。

  袁鵬介紹,陽暑和陰暑可從成因、核心癥狀快速區分,陽暑的成因為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如烈日下勞作、密閉空間悶熱),身體產熱大于散熱,熱量堆積。核心癥狀為高熱、大量出汗、口渴明顯、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四肢乏力,嚴重時抽搐、昏迷;陰暑的成因為暑天過度貪涼(如空調溫度過低、出汗后立即沖冷水、吃太多冰飲),寒邪入侵體內,核心癥狀為低熱或不發燒、怕冷(尤其怕風)、頭痛身重、鼻塞流涕、腹脹腹瀉、舌苔白膩,很少有明顯口渴。

  陽暑和陰暑應如何應對?袁鵬指出,如果中了陽暑,首先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額頭、腋下等大血管處降溫,少量多次喝淡鹽水、口服補液鹽或運動飲料,若體溫超38.5℃、意識模糊、抽搐,立即送醫;如果中了陰暑,應遠離風口,避免再受涼,可喝溫熱水、生姜紅糖水驅寒,輕度不適可喝藿香正氣水(或選無酒精的軟膠囊),緩解腹脹、腹瀉,若上吐下瀉嚴重,需補充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避免脫水,必要時就醫。

  陽暑和陰暑如何預防?袁鵬提醒,防陽暑應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高溫時段外出;外出穿寬松透氣淺色衣,戴帽、打傘;隨身攜帶水,每15至20分鐘喝100-200毫升;防陰暑空調溫度應不低于26℃,別直吹身體,出汗后先擦干汗水再進空調房,冰飲、涼菜別過量,尤其是空腹時,淋雨后及時換干衣,可用熱水泡腳驅寒。

  袁鵬強調,藿香正氣水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對酒精過敏者,正在服用頭孢類、甲硝唑等藥物者,孕婦、嬰幼兒、老年人,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者不建議使用。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張雨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