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來源: 人民日報 2025-07-03 10:14:27 我來說說 閱讀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后背都濕了……

  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

  01

  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

  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其實,皮膚每時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還未成型就蒸發了,這種情況叫 “隱性出汗”。

  當身體活動起來(比如運動、進食、情緒激動),產熱增多,或者當環境溫度升高,體溫也會隨之升高,人體就會增加出汗來散熱降溫。倘若排汗機制失靈或超載,人就可能發生中暑或熱射病。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教授楊希川表示,在相同環境下,出汗多少與個體的基礎代謝、汗腺數量、汗腺的發達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關系。

  基礎代謝

  一般情況下,基礎代謝率高的人,對散熱要求也高,更容易出汗。比如,青壯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產后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

  汗腺多少和發達程度

  人體汗腺有200萬~400萬個,每個人汗腺的數量和發達程度不同:汗腺多且發達的人,自然出汗多;先天汗腺少或者不發達的人,就會出汗少。

  汗腺分布的位置偏好

  汗腺分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窩、乳腺和會陰處,小汗腺分布全身,集中在手掌和腳掌。

  汗腺分布的位置,也存在個體差異。手心、腳心、腋窩、脖子這四個部位出汗多,通常屬于原發性多汗,是一種基因決定的多汗現象。

  總的來說,對多數人而言,只要身體覺得舒適,出汗多或少都是健康的、正常的,不必擔心焦慮。

  02

  愛出汗,排查一下4種病

  愛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號。武漢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閔潔提醒,如果你比周圍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況。

  1、糖尿病

  高血糖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容易讓人在睡眠或不劇烈運動時出現多汗。這種情況常發生在血糖過高或過低時。

  2、甲亢

  如果身體分泌的甲狀腺激素過多,可導致新陳代謝率增加,體溫隨之升高。下丘腦監測到這一信號,就會下令增加出汗以調節體溫。

  這種出汗一般是持續性而非陣發性,通常還伴隨體重下降、指甲變脆等癥狀。

  3、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等,可導致夜間盜汗,即在睡眠期間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4、自主神經失調

  自主神經失調是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可導致多汗癥,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腳底、腋下、大腿根處)和全身性多汗癥。

  相對而言,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動較明顯的時期,易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因此更容易情緒煩躁、多汗。若是不嚴重,保持環境涼爽、衣服透氣即可。

  03

  4個細節順利度過暑天

  1、補水

  水對大腦、心臟、腎臟等代謝活躍的組織影響很大。不少人口渴時才想起喝水,但此時身體已經失水2%了。

  建議大家養成定時、主動飲水的習慣。我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性每天飲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1500毫升。運動、戶外作業、高溫時可以多喝一些。

  2、補點電解質

  人在大量出汗后會流失很多鈉,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可能導致乏力、嘔吐、頭暈甚至昏迷。出汗多時可以補充電解質飲料,也可以喝點綠豆湯或紅豆粥。

  3、少吃辣食

  吃一些辛辣刺激、肥甘甜膩的食物,更容易大量出汗。建議合理膳食,多吃果蔬,適當喝一點酸味飲料。比如酸梅湯,既避免過多出汗,又生津開胃。此外,金銀花茶、薄荷茶或檸檬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4、出汗別立刻沖涼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提醒,出汗后最好用毛巾擦去汗液,或者換件衣服,待汗水消失再溫水洗澡

  此外,長時間吹空調會影響排汗系統正常運行。高溫天要給身體主動出汗的機會,不是特別悶熱時,不妨關掉空調和電扇。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生命時報微信

責任編輯: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