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到,旅游的人多起來,辦升學宴之類的酒席也扎堆,但是天氣又熱又潮,食品安全問題更容易找上門。為了讓大家吃得放心,咱們各位餐飲店老板得把這些關鍵事兒做到位,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多留個心眼。
一、哪些方面要重點防
1. 防細菌搗亂
夏天氣溫高,冷葷涼菜、生食海產品、裱花蛋糕、鮮榨果汁容易滋生細菌,必須專間制作。飯菜燒熟煮透,碗筷洗完要晾干消毒,砧板、刀具做到生熟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污染,才能防患未然。冰箱生熟食物別混放,也別塞太滿,做到及時除霜,冷藏溫度控制在0~8℃,冷凍溫度應低于-12℃。
消費者小貼士:
吃飯時多留意涼菜、果汁的色澤和氣味,發現發酸、變色、有異味的,千萬別吃!盡量選擇熱菜,少吃冷葷涼菜。如果吃自助餐,吃前看看是否煮熟燒透。
2.防食材變質污染
采購時看準了,腐敗變質、發霉發餿、變味長蟲的食材堅決不要。食材存放要“先進先出”,離墻離地放好,別讓鼠蟲鉆了空子。食材務必清洗干凈,請勿“帶病上崗”,飯菜出現異物最容易挨投訴。易腐食材要及時處理,涼菜盡量當餐用完。不得采購亞硝酸鹽,醇基燃料、清潔劑等物品要管好鎖好,別和食材放一起。尤其注意野生菌,不認識、來源不明的絕對不買不做不賣,每年都有人因吃野生毒蘑菇進醫院,千萬別冒險!
消費者小貼士:
下館子時,優先選擇衛生整潔、生意好的店。看到奇奇怪怪的野生菌類,別好奇嘗試!
3.防超負荷經營
旅游旺季生意忙,但做生意也要量力而行,千萬別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員工健康證要及時更新,過期趕緊補辦。廚房每天打掃,保持干凈衛生。做桂林米粉時,注意米粉原料包裝是否密封,是否按溫度要求貯存。一般鮮濕米粉保質期較短,過期的千萬別用。
消費者小貼士:
就餐前看看商家是否在顯眼處懸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健康證。
二、哪些場合要重點注意
1.旅游景區
旅游景區、車站、高速服務區、酒店、民宿、農家樂,這些單位要把進貨單、票據都留好,做到每樣食材都能查到源頭。接待旅游團餐時,每道菜都要留125克以上的樣品,放冰箱至少保存48小時。別嫌麻煩,萬一出問題能追溯來源,對顧客、對自己都是一種保護。
消費者小貼士:
景區吃飯別光圖便宜,臟亂差的蒼蠅館子、路邊攤直接pass掉,優先選明廚亮灶、敢公示食材來源的商家。如果是自己帶的鹵味、面包,夏天熱容易餿,盡量當餐吃完。景區再山清水秀,也不要喝生水!諾如病毒不是開玩笑的。
2.酒席
辦婚宴、升學宴等100人以上的聚餐,留樣必須做到位。50人以上的農村集體聚餐,應按規定申報備案。集體聚餐不要提供野生菌、自泡藥酒等高風險食品,警惕一著不慎全席中毒。
消費者小貼士:
參加宴席時,少吃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的涼菜,注意看菜品是否新鮮,如果發現發酸發臭等怪味千萬別硬吃,及時和酒店或主辦方溝通。
3.外賣
做外賣的特別是無堂食的商家,應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勤搞衛生,不亂添加;平臺要確保騎手保持配送箱干凈常消毒,推廣“食安封簽”,避免外賣食品在路上被污染。天熱食物易餿,出餐后應盡快配送。
消費者小貼士:
點外賣優先選擇證照全、有堂食、銷量高、評價好的店,備注“盡快送達”。收到外賣后,檢查封簽是否完整,食物是否變質,發現問題及時拍照留證,聯系商家和平臺處理。
三、出事了怎么辦
如果有顧客吃完不舒服,出現嘔吐、拉肚子等情況,應馬上送醫院,同時把剩下的食物留樣保存,方便醫生判斷病因。積極配合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的調查,協助查明原因。安撫顧客情緒,該承擔責任的承擔責任,做好后續整改。
消費者小貼士:
如果發現同席多人出現嘔吐、腹瀉,保留嘔吐物、剩余食物、消費憑證,盡快上醫院,并撥打12345、12315熱線維權!
期食品安全無小事,各位商家多上心、多聽勸,消費者也要多留意、多防范,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吃得開心、吃得安心!
文: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