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殼煮水能去火?專家提醒:不宜廣泛倡導推廣

來源: 廣西新聞網 2025-07-11 09:51:11 我來說說 閱讀

  今年是荔枝豐收大年

  在人們為“荔枝自由”高興時

  容易上火的荔枝

  也帶來了一絲甜蜜的苦惱

  想吃荔枝又怕上火怎么辦?

  近期

  “荔枝殼煮水能去火”沖上熱搜

  不少網友表示:

  漲知識了,原湯化原食

  能打敗荔枝上火的竟是荔枝自己……

  荔枝殼煮水去火真能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藥房存放的荔枝核飲片。新華社發

  “在中醫經典里,荔枝殼并未入藥,入藥的是荔枝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李博說,在中醫經典方劑中,荔枝核藥性偏溫,針對寒證;功效為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等“寒凝氣滯”之證。通俗來說,作為入藥的荔枝核并不能去火,服用多了反而會上火。

  李博說,對荔枝殼的介紹,雖說有零星古籍記載,但現階段并未形成荔枝殼入藥的業界共識,臨床也未有應用。

  據了解,僅我國荔枝品種就超700余種,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種植分布,常見荔枝品種有白糖罌、桂味、糯米糍、仙進奉等數十個品類。品類不同、地域不同的荔枝殼都能當藥使用嗎?

  “藥材的品類很重要,即便是能入藥的荔枝核,既要考慮品類和產區,也與炮制方式有關。炮制方式不同,功效也是天差地別。所以即便從中醫藥基本原理理解,也并不是是個‘殼’就能隨便當藥吃。”李博說。

  在廣東茂名高州市分界鎮,果農分揀剛剛收獲的荔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荔枝殼雖無毒,但食用有沒有禁忌?哪些人群不適用?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說:“這還需要通過臨床驗證。中醫安全經典的去火方劑很多,沒必要僅盯著‘荔枝殼’不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荔枝殼表皮粗糙,殘留的農藥、蟲卵等很難清洗干凈,存在較大衛生隱患,不宜廣泛倡導推廣。”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萬沖鎮的“桂花香”荔枝進入收獲季,吸引許多游客前來采摘、品嘗。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想吃荔枝,又不想上火,楊志敏建議可以試試這些辦法:首先,荔枝肉可蘸鹽水、醬油后食用,不但可以增加果肉的口感還可下火;其次,吃荔枝時可泡杯咸檸檬或者咸金桔水,也有去火功效;如果條件允許,用咸魚頭、咸肉加芥菜煲個湯,也是夏季去火的食療推薦。

  “夏季,適當吃些應季的荔枝對身體有助益,荔枝能補肝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以及補心安神。荔枝吃多了上火,不是荔枝的錯,關鍵在于不要無節制食用。”楊志敏說,“在控制每日攝入量同時沒有禁忌癥的前提下,甘甜的荔枝可以成為夏季水果的優選。

  安全食用荔枝,還有一點要切記,即空腹大量吃荔枝,小心得“荔枝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楊智介紹,“荔枝病”是一種因大量空腹食用荔枝后出現的急性代謝紊亂,嚴重者會出現突然昏迷、血壓下降等癥狀,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其中,4歲以下的兒童、糖尿病患者以及老人等群體要特別注意。

  楊智建議,對于沒有糖尿病史的青壯年成年人,常規大小的荔枝每天食用量應控制在10顆左右;兒童一天內食用荔枝最好不超過5顆;糖尿病患者則不太建議吃荔枝,最多就吃1至2顆,嘗嘗味道為宜;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群,也應當注意身體變化導致過敏反應。

  來源:新華網 記者 李佳巍 徐弘毅

責任編輯:申蓉群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快去評論吧。
網友評論
0條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