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產業開啟智能共享時代
桂林首臺共享無人機設備亮相山水公園
▲工作人員展示共享無人機設備。 楊昌福 攝
開欄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交融的時代浪潮中,科技創新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近年來,我市堅持創新引領,聚焦“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2024年,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支出連續第4年實現增長,18家企業入圍廣西高新技術企業“百強”榜單,桂林企業6個新產品獲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占全廣西的三分之一,國產大飛機輪胎,全尺寸大空間、高精度數控面齒輪磨齒機等產品成功突破“卡脖子”封鎖。從科技研發到產品暢銷全國走向世界,再到產業升級,每一步都堅實有力,彰顯著桂林創新發展的蓬勃生機。
5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高質量“科創桂林”建設動員暨創新合作對接會。會議強調,要推動科創賦能強產業、增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建設“科創桂林”。
即日起,本報推出“科創桂林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欄目,圍繞建設“科創桂林”的目標,聚焦桂林科創企業如何讓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加速走向生產線,讓創新勢能持續轉化為發展動能,打牢實體經濟基本盤,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桂林答卷。
本報訊(記者徐瑩波 通訊員楊昌福)6月26日,我市山水公園迎來了“新成員”——一臺共享無人機租賃設備正式投入使用,為海內外游客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航拍體驗。據悉,這是桂林首臺共享無人機租賃設備,其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市低空旅游產業邁入“隨借隨拍”的智能共享時代。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共享無人機租賃設備臨湖矗立,由顯示屏和5個智能抽屜組成,上面注明了“低空經濟 掃碼使用”等字樣。顯示屏上播放著DJI NEO無人機的使用教程及搭配智能手機APP操控方式。通過支付寶掃碼后,1個智能抽屜自動彈出,里面有一臺DJI NEO無人機和一塊備用電池。無人機輕巧便攜,伸出手掌即可放置起飛或降落。同時,由于設備內置有“跟隨”“沖天”“環繞”等多種智能拍攝模式,作為無人機使用新手的記者也能輕松操控。
“這個共享無人機租賃系統由我公司自主研發,是深度融合‘AI+低空經濟+共享經濟’的創新產品,游客只需簡單掃碼,即可輕松獲取‘空中之眼’,以全新視角記錄甲天下的山水畫卷。”共享無人機租賃設備建設方、寧波聚能新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賓海程介紹,這臺共享無人機租賃設備具備“隨借隨還”功能,游客僅需通過支付寶掃碼,信用免押即可租用,使用流程便捷如同共享單車,用完掃碼歸還,柜體可為無人機充電續航。無人機智能易用、操作簡便,并具備“隱私清零”“合規管控”“云端監管”等多項功能。如在保護隱私方面,用戶歸還無人機后僅10秒,系統自動徹底格式化設備內所有數據,杜絕信息泄露。此外,該無人機還具備AI賦能創作能力,拍攝完成后具有可快速傳導出內容及AI一鍵剪輯功能,瞬間將素材轉化為精美視頻大片,游客可即時分享精彩旅程。
賓海程說,桂林是旅游名城,擁有世界級的喀斯特地貌和全域旅游資源,是航拍天堂,亦是共享無人機賦能文旅產業的天然試驗場。公司將依托“共享無人機”這一創新模式,助力桂林“低空經濟+AI文旅”融合發展,讓普通游客輕松獲得專業級的航拍體驗。未來,公司將加速在全市各重點景區、網紅打卡地鋪設共享無人機網絡,讓廣大游客能以極低的成本便捷擁有“空中之眼”,創作獨屬桂林的立體記憶。
據了解,《廣西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指出,依托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開展空中游覽、航拍攝影、低空飛行賽事、航空嘉年華等低空活動,形成流量破圈的“小而美”細分消費場景清單。
桂林經開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助力我市低空經濟發展,近年來,經開區加速推進低空飛行基礎設施規劃與布局,加快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其中,聚能新光公司就是園區新引進的創新型企業。園區將持續強化平臺搭建與生態培育,引導聚能新光公司等企業立足桂林創新土壤,融入桂林創新體系,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賦能桂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