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泡腳,和冬天泡有什么不一樣?

來源: 桂林疾控 2025-07-01 10:42:30 我來說說 閱讀

  不少人習慣在冬天睡前泡腳

  以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

  如果在夏天堅持泡腳

  會發生什么?

  今天

  一起了解夏天泡腳的好處

  送你一份“健康泡腳攻略”

  天熱堅持泡腳

  能祛濕解熱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陽氣在夏天最旺盛。此時濕氣正當令,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中,易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

  1.夏季晚上堅持泡腳,有助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

  2.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因此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脾胃好了,身體不容易被濕氣侵犯,上述夏季常有的不適癥狀也隨之緩解。

  3.高溫天人們往往習慣“以涼制熱”,而我國傳統醫學認為,熱水泡腳反而能“解熱”:泡腳從下部溫暖上來,微微出點汗,可以從下焦把寒濕排出體外。

  4.泡腳有安神作用。夏季容易睡不好覺,易傷脾胃和耗心血,通過泡腳讓人體陽氣入陰,調節睡眠,對心脾有滋養作用。

  做好這9點

  才算健康泡腳

  1

  睡前泡腳要分體質

  并非所有人在睡前泡腳都能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如陽氣不足(特別怕冷)、氣虛嚴重(走路時氣喘吁吁)的人,泡腳之后陽氣更難以內斂,在夜晚處于興奮狀態,反倒不容易入睡。

  2時長別超過30分鐘

  泡腳時人體肢端血管會擴張,在血供不佳的狀況下,反而會加重肢體缺血的癥狀。因此對于有動脈硬化閉塞癥或者糖尿病足,特別是存在肢體供血不佳情況的患者,泡腳時間需要嚴格把控,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

  一般情況下,泡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

  3

  泡到微微出汗就好

  有些人喜歡用燙水泡腳,覺得全身出汗很舒服,但出汗后,人的毛孔會張開,容易著涼。因此泡腳水溫不宜過高,38℃~40℃為宜,全身感到發熱、似出又未出汗即可。

  4

  泡腳水最好沒過腳踝

  泡腳水最好沒過腳踝,這是因為如果洗腳水太淺,水很快就涼了,需持續加溫熱水。

  5

  空腹和飯后不宜泡腳

  泡腳會加快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但空腹泡腳可能出現困乏、頭暈、低血糖等情況。

  剛用完餐,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這時泡腳會讓血液流向下肢,造成胃腸動力不足,出現腹脹、腹痛等不適,因此飯后至少1個小時再泡腳為宜。

  6

  洗澡前別泡腳

  泡完腳,全身毛孔會打開,如果這時脫換衣服洗澡,很容易著涼;而且洗澡水的水溫通常比洗腳水低,濕寒之氣可能從腳部進入身體。

  7

  泡腳后要馬上擦干

  如果泡完腳不及時擦干水分,馬上吹空調或電風扇,容易讓濕寒從腳入體。

  泡完腳應馬上用干毛巾擦干水分,必要時涂抹潤膚膏,體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雙襪子。

  8

  這些病不宜泡腳

  如果疾病由寒涼所致,比如風寒感冒或因寒瘀血導致的痛經,泡腳是有益的;如果經期沒有不適,泡腳可能增加出血量;如果心功能不好,泡腳可能增加心臟負荷。

  特別注意,有腿部靜脈血管病變、腿腳水腫的人,不建議泡腳,以免因血管擴張加重癥狀。

  9

  草藥泡腳要遵醫囑

  每個人的體質有差別,不同中藥的藥理作用也不一樣。比如體寒者可加些干姜、紅花、肉桂,失眠者可選擇柏子仁、首烏藤、合歡皮等,體弱血瘀者可選擇赤芍、當歸、川芎等。

  但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忌亂用。

  牢記這幾個要點

  在夏天也能享受

  泡腳帶來的好處

  來源:廣西疾控、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