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起價,不加價不走……順風車越來越貴?

來源: 北京晚報 2025-07-01 10:43:06 我來說說 閱讀

相較網約車,順風車因其較為劃算的價格受到不少乘客喜愛。不過,本來是方便市民出行、減少車輛空駛的順風車,如今卻變了味兒。有的乘客在機場呼叫順風車時遇到臨時“拼客”、坐地起價的情況。同時伴隨著平臺派單次數限制取消和聽單模式的推出,順風車平臺上出現越來越多的“職業司機”,讓順風車與網約車的邊界愈發模糊。

不加價走不了

“一下飛機就遇到背刺,真讓人生氣!”最近,剛剛度假回京的于女士,在機場就遇到了坐地起價的順風車。她告訴北京晚報記者,當時自己深夜到達大興機場,由于錯過了地鐵末班車,本想省點錢叫輛順風車的她,卻發現所有接單的順風車車主都要求加價并且拼車。無奈之下,她只能被迫接受了司機的要求。

6月22日23時許,記者通過滴滴順風車平臺下單大興機場至亞運村的獨享訂單,平臺顯示車費為72元。剛剛下單不到一分鐘,就有一位司機接單并私信過來。“拼車100元,走的話給您留座位。”記者提醒司機自己下的是獨享單,但司機回復稱:“這個時間都是拼車一口價。”“您不加錢,沒有司機送的。”

隨后,陸續又有兩位司機接單并打來電話詢問是否接受拼車,統一給出報價100元。還有兩位司機發來私信詢問是否接受拼車并要求加價及支付高速費用。

據記者統計,在等待接單10分鐘之內,共有5位司機主動發來私信或電話詢問是否拼車或加價,所有司機均未按照平臺給出的價格和方式接單。


叫順風車手機截圖

“聽單”顛覆順風車接單模式

順風車平臺如今為何頻現“職業司機”?接單模式的變化或成為催化劑。

順風車司機李先生說,此前順風車平臺一直實行“選單模式”,車主需要在平臺事先發布自己始發地、目的地和出行時間等行程信息后,才能看到同路乘客的信息,隨后可以根據乘客的出發時間和順路程度,選擇合適的乘客同行。

以往,李先生都會提前一到兩天發布自己的行程,再根據順路程度“慢慢挑”。“如果繞路太多,或者出發的時間差距太大,就不會接單了。”李先生說。

不過,就在去年,滴滴順風車平臺推出了“聽單”模式。車主不用事先發布行程信息,也不用確定目的地,就可以聽取平臺播報附近的訂單信息,然后再選擇是否邀請乘客。

這一變化看似便捷,實則顛覆了順風車的本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私人小客車合乘,也稱為拼車、順風車,是由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現在司機不論目的地,都能聽單邀請。這哪兒是順風車,不成了低價網約車了嗎?”李先生質疑道。

平臺每日派單限制取消   

相比網約車,目前各地對順風車每日的接單次數均有著明確的規定。201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合乘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合乘出行服務,每車每日派單次數不超過2次。

《北京市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指導意見》提出,對收費明顯高于合乘計費標準、提供合乘服務超過規定次數、以私人小客車合乘名義提供網約車經營服務的,由執法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不過,一些順風車司機卻發現,原本平臺每日派單限制取消了。本周,記者在滴滴順風車平臺實測發現,在完成兩單順風車之后,仍能順利發布第三單行程并接單。此外,有的司機還采取多平臺注冊接單的方式,增加派單次數和拼車概率,提高收入。

司機竇先生原本是快車平臺司機,從上個月開始,他便轉戰順風車平臺。他告訴記者,相比快車平臺,順風車的接單模式更加自由。“雖然順風車的車費收入較低,不過如果采取拼車方式多載客,那么一趟車其實就可以掙兩份甚至三份錢,收入甚至能超過快車。”

順風車不應是網約車的低價替代品

2013年,《北京市交通委關于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發布,市民合法拼車將不再被認定為“黑車”。此后,各類順風車平臺紛紛涌現,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一位順風車乘客告訴記者,順風車最重要的就是人情味兒,途中總能遇到各行各業的人,可以像朋友般聊起生活瑣事。以前的順風車,是陌生人之間的善意連接,是城市交通中一抹溫柔的共享底色。或許,各大順風車平臺需要重新審視順風車的定位與規則。它不該是網約車的低價替代品,而應回歸“順路互助”的本質。平臺自身首先要自覺做到合規經營,交通部門也應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乘客體驗,讓順風車真正“順風”。

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 李博【轉載請注明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李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