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秋”的風,還是吹到了桂林(附攻略→)

來源: 桂林晚報 2024-11-07 10:33:17 我來說說 閱讀

  “撿秋”又叫“拾秋”,最早是指秋收過后,農人收集遺留在田地里的糧食。近年來,人們走到戶外,拾撿秋季掉落的樹葉、花卉、果實,也被稱為“撿秋”。近日秋高氣爽,好動的桂林人爭相到戶外打卡體驗“撿秋”,一股“撿秋”熱悄然興起。秋季被很多人認為是桂林最美的季節,桂林的秋天五彩斑斕,一片落葉、一捧桂花都是桂林“撿秋”特有的浪漫。

  去大自然里找秋天

  不少市民愛“撿秋”

  樹蔭下涼爽有風,陽光照在身上又暖融融,連日來,桂林都是秋高氣爽的天氣。喜愛大自然的桂林人走出家門,到大自然里“撿秋”。

  近日,家住疊彩區大河鄉的市民王女士,專門來到園林植物園里“撿秋”。她把撿來的木棉花、銀杏葉、柏樹枝擺在地上,拍下了自己與秋天的合影,配文是“周末一起撿個秋吧”。

  2日下午,記者一進園林植物園大門,就看到市民陳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樹下撿桂花。往里面走一些,在一片金燦燦的銀杏林下,有一群孩子在撿銀杏葉。在一棵開滿紅色鮮花的美麗異木棉旁,一位年輕姑娘在撿掉落的花朵和樹葉。

  市民唐菊珍今年27歲,有著多年的“撿秋”經驗。小時候,她經常跟爺爺奶奶去田地里撿秋收后的莊稼,現在長大了,把田地換成了公園等地方,去感受“撿秋”樂趣。

  在西山公園,記者還遇到了多位“撿秋”的市民,他們時而彎腰撿落葉,時而拍照分享,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

  不只是在園林植物園和西山公園,在訾洲公園、七星公園等地方,都有市民游客“撿秋”的身影。

  而在“小紅書”APP上,還能看到許多桂林本地人分享的“撿秋”筆記。網友“咔嘣脆的清”說:“撿到了秋天的顏色。”網友“松鼠米米”分享了自己撿來的彩色落葉、花瓣照片,收獲了近200個贊。還有的網友分享了“撿秋”路線和攻略,詳細介紹了哪些區域可以撿到什么樣的樹葉、花卉和果實。

  制成書簽和拼畫

  把秋天“帶”回家

  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在社交平臺的助力下,“撿秋”成為不少人探索、分享戶外體驗的一種新形式。與“Citywalk”等城市運動相似,“撿秋”也是人們自發探索的休閑途徑。

  唐菊珍說,“撿秋”的過程就像“開盲盒”之旅,充滿驚喜。她在西山公園只撿了幾片榕樹葉、桂花葉等,但在園林植物園會撿到黃色的銀杏葉,在堯山會撿到苦楝樹的果子。每一趟不期而遇的收獲,都會被她收藏或用于手工制作,比如把銀杏葉當作書簽等。

  市民劉女士在出發“撿秋”前,就計劃用落葉做一幅畫,提前準備了竹籃、編織袋、鑷子、手套等,沿路小心地收集自己想要的落葉。回家后,她將落葉清洗干凈,放入畫框里,按構思完成畫作。她做過“銀杏葉花束”、“落葉烤串”等等。“網上有很多用落葉做手工藝品的教程,不同的葉子可以做成不同的作品,我有時候就跟著教程做,很有意思。”劉女士說。

  家住琴潭路附近的市民王女士認為,“撿秋”除了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還有寓教于樂的作用。她連續兩天帶孩子到園林植物園里“撿秋”,都是為了教孩子做手工。她帶著兒子、女兒專門撿桂花,用紙巾包好帶回家。“頭一天撿的桂花洗干凈、曬干,泡在酒里做桂花酒。這一次打算把桂花撿回去做香囊。”王女士說,兒子和女兒全程參與,他們對桂花的印象更立體了,知道桂花除了“聞香”還有各種用途。

  而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撿秋”更多的是“分享”。

  大學生小夏是銀川人。2日,她專門來到園林植物園,把撿來的落葉夾進書里,做成了書簽。

  小夏說,這些落葉將是她畢業離開桂林后的紀念。桂林的秋天和銀川很不一樣,要溫暖不少。不久之后,她會離開桂林回到老家。藏在書本里的落葉書簽是桂林秋天的印記,會讓她想起在桂林度過的暖秋。

  記者發現,很多網友曬出自己用落葉制作的手工藝品,也曬出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于很多人來說,“撿秋”是觀察自然的方式,用“撿秋”成果制作工藝品,是另一種沉浸式接觸大自然的方式。

  這些公園有“不同的秋天”

  文明“撿秋”最浪漫

  記者在網絡社交平臺搜索發現,我市的園林植物園、西山公園、七星公園、南溪山公園、訾洲公園等都是“撿秋”的熱門地點。為此,記者梳理了這些地方的不同特點,大家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撿秋”。

  桂林園林植物園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植被豐富,種類繁多,以桂林鄉土樹種高大喬木為骨架,以彩葉樹種和珍稀植物為亮點,植物種類達1000多種。珍稀植物區森林茂密,曲徑通幽,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金花茶等,也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錢松、柔毛油杉、黃枝油杉、福建柏、興安楠、蝴蝶果、鵝掌楸、馬尾松、花櫚木等。

  西山公園群峰環繞聳立,還有西湖,形成山重水復的奇景。西山公園內有五座山,每座都值得一爬。雖然西山公園人少景美,但方向感不強的話可能會爬錯山頭,所以要注意看好指示牌。爬山過程中可以收集到榕樹葉、紅楓葉、柏樹葉等。

  七星公園植物種類豐富,有陰香、青岡櫟、桂花樹等喬木植物,有紅背山麻桿、白馬骨、小果薔薇等灌木植物,還有沿階草、藎草等草本植物。只要耐心尋找,總能遇到一片心動的落葉。

  南溪山公園植物種類豐富,包括櫻花、木繡球、瓊花、銀杏、大花木曼陀羅等。到了撿銀杏葉的季節,公園里成片的銀杏變得金黃,拍照也很好看。

  訾洲公園有紅楓、烏桕、碧桃、銀杏等樹木,可以撿到很多好看的葉子。再過不久,就到了觀賞“訾洲紅葉桂林秋”勝景的時候了,園內種植的楓香將以燦爛如火的紅葉,呈現給廣大市民游客不同于其他季節的“楓景”。

  市民們表示,“撿秋”雖好,但也要理性撿拾、注意安全。在享受“撿秋”的樂趣時,要注意保護環境,只撿自然掉落的落葉和果實,不要傷害樹木和花朵。不要攀爬樹木,不要冒險靠近河邊,也不要徒手攀爬陡峭山坡等危險區域。此外,撿到的果實不要隨意食用,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天氣預報顯示,桂林最近天氣挺不錯,趕緊出門“撿秋”,去感受秋日里獨有的浪漫吧。

  來源丨桂林晚報(記者劉凈伶 石艷紅)

責任編輯:申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