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曹長青 黃忠干 吳倩茜
走進龍勝,映入眼簾的不僅是滿目重巒疊嶂的青山秀水和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風土人情,還有當地村民和游客們對轄區安全宜居生活的嘖嘖贊許……
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這是當地人民群眾對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公安局偉江派出所的肯定。偉江鄉位于南山草原腳下,全鄉90%以上為苗族。如今,這抹“警察藍”默默守護著偉江苗鄉的平安,成為村民心中最踏實的顏色。偉江派出所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分答卷”。這亮眼成績單的背后,藏著怎樣的“平安密碼”?
“紅色引擎”鑄就忠誠警魂
龍勝各族自治縣公安局偉江派出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弘揚“紅軍橋”精神,強堡壘、鑄警魂、當先鋒、走前列,為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偉江派出所牢固樹立“公安文化也是戰斗力”理念,始終把思想武裝擺在文化勵警突出位置,打造“紅色引擎”工程,構建學習陣地, 營造“思政小課堂、紅色大課堂”濃厚氛圍。
“楓橋經驗”繪就平安底色
群眾是基層社會的最小單元,基層是社會治理最大的支撐。偉江派出所針對警力不足的短板,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多措并舉提升公眾參與平安建設的效能,整合村干、鄉賢、寨老、治安積極分子等力量為“苗+漢”雙語調解員,積極探索運用“寨老一角”“鄉音樹洞”“村規民約”“風俗習慣”調解等符合少數民族區域實際的特色方式,形成特色調解新名片。如今,紅色志愿者隊、苗鄉寨老……這些民間組織協助偉江派出所把平安守護在群眾身邊的各個角落。
2023年以來,偉江派出所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136起,成功調解率達99.27%。
“小事牛刀”凝聚魚水情深
民生連民心,枝葉總關情。偉江鄉下轄132個村民小組,因青年外出務工,轄區以留守老人、兒童居多。偉江派出所堅持民有所呼、警有所應,民有所盼,警有所為,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系列舉措,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偉江派出所積極推進公安服務創新工作,打造“流動警務”新模式,將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實處。通過推行延時、錯時服務,預約服務以及主動上門服務等創新舉措,將辦證窗口“搬”到群眾家門口,極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和特殊群體。近日,中洞村71歲的銀奶奶因身患疾病,行動不便,一直不能到派出所辦理第二代身份證。得知這一情況后,偉江派出所的民警主動攜帶照相設備前往老人家中,撐起一張白布作背景,為其拍照辦理身份證。證件辦理完成后,第一時間將新辦理的身份證上門送到銀奶奶手中。這一貼心服務,讓銀奶奶及家人倍感溫暖。
據統計,今年以來,偉江派出所累計上門為群眾辦理證件56次,在非工作時間受理群眾各類業務125次,為臥病在床者、殘障人士等困難群眾送證上門42張。
針對當前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高發的特點,偉江派出所專門成立“苗語宣傳小分隊”,逐人逐戶開展“滴灌式”反作宣傳。他們還特地根據苗鄉傳統山歌特點,編寫了一系列山歌,讓政策解讀、安全知識等不再只是生硬的文件內容,民警和村民們圍坐一塊,你一唱,我一和,一系列惠民政策在聊天中便能傳達。
今年以來,偉江派出所轄區實現電信網絡詐騙、盜竊案件“零發案”,成功勸阻群眾向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戶轉款12次,有效地引領當地人民群眾共同筑牢了反詐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