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文化符號,意味著團圓、蘊含著喜慶。近日,桂林市七星區各個社區紛紛舉辦多彩的文化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鄰里和諧,吸引了轄區眾多群眾熱情參與,大伙兒一起熱熱鬧鬧迎新春。
“我做好我的小燈籠了,過年的時候我要掛在家里,真好看。”小小燈籠,傳遞著一份份新春的喜悅和祝福。在七星區六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開展了一場“多彩燈籠
趣迎新春”主題活動。社區志愿者向參加活動的孩子們介紹了春節的來歷和習俗,并帶著他們制作手工燈籠。孩子們細心地折疊黏貼、組裝燈架、給燈籠裝上燈珠,用毛筆寫上自己的新年愿望,不一會兒,一個個色彩斑斕的燈籠制作完成了。孩子們手捧著自己的燈籠,開心極了。
七星區匯通社區則是以“剪窗花”新春活動傳承非遺文化。活動中,剪紙老師向孩子們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窗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藝術價值,并現場手把手傳授給孩子們精湛的剪紙技藝。隨著剪刀的咔嚓作響,紅紙翻飛,一張張蘊含創意與想象的窗花在孩子們手中悄然綻放。這些窗花不僅展示了孩子們的創意和想象力,也承載了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七星區花園社區攜手七星幼兒園聯合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廟會慶典。廟會在“雙龍戲珠”的表演中拉開序幕,小朋友們腳踏滑輪,操控著五顏六色的彩龍在空中翻騰躍動,栩栩如生。在廟會活動現場,社區志愿者和幼兒園老師們精心準備的缽仔糕、糖葫蘆、糖畫、豆腐腦等傳統美食琳瑯滿目。不遠處,福字拓印、寫春聯、幸運轉盤等趣味橫生的區域也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和家長熱情參與,每個游戲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隊,歡聲笑語和掌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鬧新春的溫馨畫面。
無聯不成春,有聯意才濃。七星區建干北社區和貓兒山社區開展“文化文藝賀新年”志愿服務活動,以寫春聯送福字、健康義診、便民服務等形式,邀請轄區居民群眾共迎新春。在活動的廣場上,社區邀請的書法老師揮毫潑墨,將對新春的祝福凝聚于一筆一劃之間。居民在陣陣的墨香中一邊欣賞書法,一邊挑選著心儀的春聯。有的居民親自上陣,在書法家的指導下嘗試書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小朋友們小心翼翼地捧著親手書寫的“福”字,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一副副紅通通的、喻意吉祥的春聯掛滿了小廣場。
現場還舉行了一場貼心的家門口義診活動。來自聯勤保障部隊第924醫院的黨員志愿者為居民提供了血壓測量、血糖檢測、眼科檢查等基礎醫療服務,健康醫學科、消化內科、口腔科等科室的專家們耐心解答居民關于日常保健、疾病預防等方面的問題。社區還組織了拋繡球、套圈等一系列趣味游園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居民積極參與。居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進了情感交流,享受到了新春的歡樂與溫馨。(王亞東)